找回密码
 我要注册
查看: 2018|回复: 0

龙海农业演绎变奏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7 15:4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国家商品粮基地到对台农业先锋,再到现代设施农业的异军突起。龙海农业在转型中不断升级。
  7月下旬,每天一大早,龙海市浮宫村村民林志强都领着工人,到他的大棚蔬菜基地里忙着栽种苦瓜,“现在已经栽种10多亩,前不久栽的预计8月底就可以收成了。”林志强开心地说道。
  种植田地十几年,从传统单一的水稻,到承包百亩搞毛豆、西兰花规模种植,再到试水现代设施农业,林志强的“城头”不断变化种植的“大王旗”,他在转型中不断升级,成了龙海农业演绎变奏曲中的一个美妙音符。
  种粮基地向对台农业转型
  龙海市素有福建“乌克兰”美誉,曾经是国家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名声颇显。
  上世纪80年代末,闽台农业合作与交流日渐增多。区位优势明显的龙海市成为引进台湾农业品种,调整种植结构“急先锋”。1988年,该市引进第一家台资果蔬加工企业亚细亚食品有限公司,发展毛豆种植6000亩,有力推进龙海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龙海市因势利导,在东园镇建立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为对台农业合作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阵地,种植西兰花、马铃薯、黄秋葵等高优品种,形成1万多亩的出口蔬菜、台湾优质水果和优质水稻等生产基地。推行“公司+农户”、“公司+农科+农户”和“运销大户+农户”等灵活多样的经营模式,实现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格局,逐步使传统低效农业向现代高优农业转变,培育了紫山集团、海新集团、格林食品、亚细亚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
  现代设施农业百“花”齐放
  上世纪90年代末,龙海设施农业渐成气候且呈现多元化趋势。杏鲍菇温控栽培成为一大亮点。1998年,九湖食用菌研究所所长涂改临从三明真菌研究所引进杏鲍菇菌种试种,投建7个杏鲍菇温控菇房进行栽培试验取得成功,墙式温控菇房栽培成为独创的模式在全国各地推广。天珍、和发、南盛、宏宁等30多家规模化、工厂化菇厂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2011年,全市杏鲍菇产值达3亿元。
  花卉作为现代设施农业也占有一席之地,目前全市大棚花卉种植面积达1500多亩,众多室内植物花卉逐渐得到推广。蝴蝶兰是台湾的特色花卉之一,内地销售蝴蝶兰多数要从台湾引进。九湖花农孙国华不信这个理,2003年,自己租地15亩搞研发取得成功,并逐渐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今年,他已培育了60万根种苗准备春节前开花出售。
  近几年前,龙海市开始引导农民种植大棚蔬菜等设施农业,得到了众多农民的积极响应。林志强成为其中的先行者之一。种植水稻为主的他,在2002年看到规模种植的大好形势后,向村里承包了100多亩地,种植水稻、西兰花、马铃薯等作物。去年10月,再次及时跟进设施农业种植,在政府补助12万元的基础上,自己投入33万元,搭盖36亩大棚栽种空心菜,半年的时间净赚了60多万元。尝到甜头的他又开始栽种苦瓜,准备再次创收。
  “下一步,我将继续扩大30亩的栽种面积,希望能有更大的收入。”林志强说道。
  2011年10月,该市投入资金200多万元,在东园镇峨浪山建立连栋大棚栽培试点基地,引导农民栽种丰研黄瓜、长香辣椒、亚蔬小番茄、庆农白花菜、博爱西兰花等有机果蔬,取得开门红,首期50多亩一季下来为农户增收近百万元。据悉,下一步该市将继续投入资金,规划建设二期300亩大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