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厦门软件园发展20周年。站在历史的坐标中考量,20年也许不算长,然而,20年对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产业来说,却足以开天辟地。当年的决策者高瞻远瞩的战略思考、先行先试的勇气,和历届党委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持,为厦门软件园、厦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赢得先机。厦门软件园也由此创造了“1平方公里=600亿营收”的瞩目成绩,成为厦门这座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的闪亮地标,既是厦门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更为产业创新发展创造了经验模式。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厦门软件园发展20周年。20年砥砺前进,厦门软件园已成为厦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千亿产业链的核心载体,创造了“1平方公里=600亿营收”的瞩目成绩。
20年后的今天,当人们追溯软件园发展原点时,无不慨叹厦门市委市政府敢为人先的勇气。20年前,制造业如火如荼,而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小荷才露尖尖角”,新浪、腾讯等几大巨头也才刚成立。厦门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魄力和决心之大,在全国各大城市中并不多见,而这也印证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千亿产业的摇篮
规模以上企业本土企业培育率占比93%以上
随着美团近日在香港上市,福建互联网创业军团再度成为热议话题。而当人们梳理这份占据互联网行业半壁江山的名单时发现,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与一个地方有所勾连,那就是厦门软件园。
典型的如刚过完19岁生日的电子数据取证行业龙头企业——美亚柏科。19年来,从软件园一期到软件园二期,美亚柏科从一家创业小公司,发展为市值上百亿元的行业龙头,是软件园变化的见证者、参与者。
陪伴用户走过十年光阴的美图公司,其大本营也在厦门软件园。十年间,美图由小到大,迄今为止,产品矩阵已覆盖全球15亿台设备。美图董事长、天使投资人蔡文胜多次提到,厦门和美国的西雅图很像,拥有迷人的风景和丰厚的创业土壤,工作与生活在这里达到完美的结合。蔡文胜投出的飞鱼科技、易名中国、飞博共创等知名互联网公司都聚集在厦门软件园。
此外,国内首家在A股主板非借壳独立上市的游戏企业吉比特,在SIP话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的亿联网络,国内新标准社保卡发行量第一的易联众,在女性垂直细分领域取得行业领先的美柚,参与制定我国文化领域首个国际标准的咪咕动漫……这些在细分领域赛道上奔跑的冠军都是在厦门软件园成长起来的企业。而美团、网宿科技、云知声、中控智慧等业界知名企业都在厦门软件园设立了研发基地。西基动画、元顺微电子、正航软件等近百家台资企业亦在此完成从雏鸟到雄鹰的蜕变。
一家家企业的成长折射出厦门软件园二十年的嬗变。如今的厦门软件园,是厦门软件和信息服务千亿产业链的核心载体,规模以上企业本土企业培育率占比93%以上,在已投入使用的1.46平方公里的园区里,实现每平方公里营业收入超600亿元。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突出的是“长板效应”,二十年来,厦门软件园致力于找准特色,以龙头企业为引领,“让长板更长”,带动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同时强链补链,补齐短板,形成集聚效应。如今的厦门软件园,优势产业犹如星光灿烂,已形成“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电子商务、智慧城市与行业应用、移动互联”五大行业细分领域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五大行业细分领域占比90%以上。
截至目前,厦门软件园已吸引入驻企业4177家,产业员工超10万人,去年实现营收838.7亿元、税收30亿元。在2017年度43家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中,厦门软件园综合排名第七名,成长性指标蝉联第一名。预计到2018年年底,厦门软件园的营收将突破1000亿元。
20年坚守初心
先行先试蹚出一条创新发展之路
历史与当下,从来都紧密联结。在总结梳理厦门软件园20年辉煌成就的时候,业界最常提及的词就是“初心”。
1998年,厦门市委市政府将目光投向“软件”这个高附加值、低能耗、可持续的产业上。厦门发展软件产业可以说是把握大势,顺势而为:厦门是中国互联网的发源地之一,“.COM”的域名从这里走向全国;厦门还是国内游戏研发技术力量的发源地,境内第一家游戏研发公司于1994年落地厦门,并为国内动漫游戏产业培养了大量人才;此外,厦门借助对台优势,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全面对接台湾软件产业。
吹响新号角的厦门,发展目标很明确:“要抓紧机遇,大力扶持软件产业的发展,把厦门软件产业基地建设成为国家主要软件产业基地之一”。1998年9月,厦门市政府印发《厦门市关于扶持软件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从土地供给、资金支持、税收补贴、人才引进、知识产权等多个方面对软件产业实行政策倾斜。同月,位于厦门大学信息学院对面的厦门软件园一期正式开工建设,积极为产业发展打造软硬件环境。
时间来到2005年9月,厦门软件园二期动工建设,选址虎仔山——厦门岛东部的一块高地。厦门市委市政府坚守初心,建设软件园二期的决心很大,一来软件园一期企业普遍反映场地不足,软件园二期可作为承载产业发展的新载体;二来厦门岛内实行“退二进三”,软件产业是发展第三产业的首选。
从一开始,软件园二期就采用边建设、边招商、边入驻的方式运营。美亚柏科副总经理栾江霞回忆说,软件园二期基本是以成本价把场地出租、出售给企业,这使得企业不用在置业上花大量资金,从而有更多的钱投入研发、生产上,“低置业成本在全国的软件园区中是非常少见的,厦门软件园服务产业的特色很鲜明。”
不忘初心谋发展。到了“十一五”规划末,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被列入厦门市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产值由2005年的45亿元增长到250多亿元。
如果说软件园一期和二期代表了厦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奋斗史和荣耀,那么软件园三期的意涵更为深刻。2011年,软件园三期破土动工,选址位于岛外集美新城的核心区,从一开始,软件园三期就秉持新城“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水平”的顶层设计理念建设园区。软件园三期不仅承载着厦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强势成长,更是厦门实施跨岛发展战略的样本。加快跨岛发展,是厦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和生动实践,软件园三期要做的是对标一流,宜居宜业强配套,加快产城融合。
随着基础设施和各项服务的完善以及更多的资源配置,软件园三期发展迅速。截至2018年8月底,软件园三期已有包括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数码、中交信息、中控智慧、雅马哈、百悟、云知声、路桥信息等在内的883家企业进驻经营,员工约1.7万人。按计划,到今年年底,软件园三期东片区竣工交付面积将达160万平方米,相当于软件园二期的规模。
“小政府”提供“大服务”
处理好企业、园区和产业三者关系
“软件园的服务是到位的,刚好的。我们企业主动创新,政府给予鼓励,企业遇到问题了,软件园主动服务,而且把服务做得很到位。”在软件园组织的园区20周年企业座谈会上,网宿科技代表王风雷如是说。
王风雷的话,带出了厦门软件园“小政府,大服务”的特点。在许多人看来,这种力求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相平衡、处理好企业、园区和产业三者关系的做法,正是厦门软件园快速崛起的主要原因。厦门软件园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园区,它超越“房东”的概念,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引导、推动园区企业资源整合,助力产业发展。
“服务创造价值,服务好企业园区才有生命力。”火炬高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在厦门软件园,服务理念是“用户至上”,企业有什么事情上门就能找到我们,同时,工作人员定期深入企业走访,了解企业需求。经过多年创新型服务的探索,厦门软件园已形成技术服务、公共服务、市场服务、人才服务等四大体系。
在“小政府,大服务”的探索实践中,厦门软件园形成的SAC(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机制是一个绕不开的关键词。SAC由园区企业家代表组建而成,每两周,SAC成员都会聚在一块举行早餐会,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围绕有关软件园的发展议题边吃边聊,一些园区规划、产业发展的好点子,就在早餐会中碰撞产生并成为现实。
“我们希望创造一种能让企业家充分交流、建言的良好机制和氛围,一方面是以问题为导向,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另一方面是发挥他们智囊团的作用,推动园区创新发展。”火炬高新区管委会软件园管理处处长倪杰说,设立SAC的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成为园区管理的主人翁,同时也搭建平台,推动园区企业协同发展、资源整合。
软件园提供的一系列服务,落脚点不仅在于企业个体,更在于产业发展。已举办十届的厦门国际动漫节是软件园一个典型案例。2008年,在厦门市政府的指导下,首届厦门国际动漫节在厦门软件园拉开序幕。举办动漫节,不仅是为了打造动漫爱好者的狂欢节,更有意为园区动漫企业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并将其作为招商的抓手,来吸引龙头企业入驻软件园,推动动漫游戏产业的发展。正因为厦门国际动漫节发挥的“磁石效应”,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动漫基地落户厦门软件园。在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下,厦门的动漫游戏产业形成产业集聚,也由此迎来跨越式发展,从2008年的5.2亿元营收到2017年近144亿元的营收,十年间增长27倍。
如今,软件园已引入覆盖创业咖啡、金融资本、人才服务、知识产权等方面的130多家服务机构,搭建了人工智能超算平台、云服务平台、集成电路设计平台等在内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与此同时,健康医疗大数据、政务信息大数据、公民信息大数据三个国家级大数据平台也在加速推进中。软件园“创+驿站”集成45个部门近100项政府委托业务,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每年为园区企业、员工办理11万笔业务。
一座“园”带动一座城
厦门软件园助力提升城市软实力
厦门软件园20年的发展折射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它不仅推动厦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相关企业和人员创造财富和机遇,也在不经意间提升厦门这座城市的软实力。
有软件园企业主这样感慨:“去外地招人,如果只报企业名字,对方未必了解,但只要一提我们是厦门软件园企业,对方就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是要素聚合度很高的产业,必须要有一个核心载体来承载,凝聚产业合力。作为厦门的城市名片,厦门软件园俨然已成为企业捏紧拳头走出去的一个重要抓手,它将企业的单打优势变为园区团体优势,无形中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而随着数字经济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引擎,软件园与我市其他园区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软件外包服务、云计算服务、大数据服务……软件园不断发挥自身优势,促进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厦门软件园的示范效应还带动了其他区域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积极性,进而推动厦门全市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2016年,厦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首度突破千亿元,为厦门千亿产业链再添一翼;2017年,厦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到1283亿元。
“厦门软件园带来的影响不仅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范畴,它还带动了园区周边的人气,改变了消费结构,进而促成人才结构的优化和提升,形成高素质人才汇聚的创新城区。”有业内人士认为,软件园一期对于黄厝、软件园二期对于前埔、软件园三期对于集美新城的意义,使人们看到了厦门软件园的拉动作用,而且,这些带来的改变还只是冰山一角,随着时间的推移,厦门软件园将显现出更多的价值。
放眼未来,厦门软件园也正寻求新的突破。按规划,厦门软件园将继续瞄准新兴产业进行布局,大力培育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业态产业,积极构建集产业生态、产城融合、共同缔造“三位一体”创新型、国际化的现代科技园区,服务“双千亿”工作,助力厦门市“十三五”末软件与信息服务业营收迈向1900亿元新高地,引领数字经济新时代。
注:(文章来源:厦门日报 转自:福建自贸区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