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逢军(本文作者系北京养生文化学会会长) <br /> <br /> 今年公历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初七日)是我国二十四个节气中的冬至。冬至为阳之始。地球绕太阳公转,从夏至开始北半球开始偏远太阳,冬至时偏远到了尽头,开始亲近太阳;夏至亲近到了尽头又开始偏远太阳。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过程中循环往复的角度变化,受热程度的强弱形成了春、夏、秋、冬,乃至细化的二十四个节气。 <br /><br /> 南半球与我国相对称的澳大利亚等国节气恰恰相反,我国处于立春,他们正好立秋,我们冬至,他们夏至。我国自冬至开始,逐渐昼长夜短。太阳的光芒开始更多地给予北半球,用《易经》中的语汇讲,叫做冬至一阳生。 <br /><br /> 冬至-小寒-大寒共30天,仍在己丑年六之气中,主气(地气)和客气(天气)仍然是太阳寒水。天地间的气偏湿寒。人的处境仍是外寒内热。冬至一阳会使人的内热有所提升。在这段时间内热的人阳气易散失,寒气则会趁虚而入。因此,冬至以后不可过分的温补。主要通过早起床的方法生发阳气。北京地区的5点为一天的“惊蛰”(东西部找出时差),惊蛰主动,起床做运动可生阳,驱寒醒脑。惊蛰不起,心易冷,这是阳未生的缘故。 <br /><br /> “早主头,晚主脚。”早晨的病在头,晚上的病在脚。早晨的阳气未生,头中的浊气不动,头昏脑胀,甚者头痛。血热脸红者不宜吃辣味和鸡、羊、虾、海参一类温补之物;反而在晚上应喝些萝卜汤一类下火的食物。 2009年12月22日<br /><br /><br /><blockquote class="blockquote">From: http://www.picc.me/bbs/read.php?fid=8&tid=203&toread=1 Powered by PHPWind.com</blockquote> |